人工智能已經「完勝人類」,人類靈魂的秘密恐被破解,「意識」將不再專屬於人類大腦!可以開始來推算,你將會在什麼時候「失業」?

人工智能已經「完勝人類」,人類靈魂的秘密恐被破解,「意識」將不再專屬於人類大腦!可以開始來推算,你將會在什麼時候「失業」?

黑桃Q夢遊仙境 2017-08-14 16:52

(source:阿政說動漫,下同)

 

哈囉大呀好~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的主題是「人工智慧」。

大家應該知道現在的AI人工智慧越來越強大,

已經邁入人類極有可能在未來會被機器人取代的階段,

而現在科技的進展究竟如何,

我們有可能會在什麼時候「被取代」呢?

以下帶來阿政說動漫的分享解析。

 

來源|公眾號:阿政說動漫(ID:azhengshuo)

作者 | 阿政

今天阿政想聊一個和動漫關係不大、但可以漲姿勢的話題,人工智慧(AI)。

前段時間關於人工智慧的話題很火,像最知名的人工智慧阿爾法狗以3比0的成績把圍棋第一人柯潔給敗得體無完膚——

其實光看這一條新聞還沒啥特殊的,畢竟去年李世石就已經輸過一次了,人類輸一次是輸,多輸幾次還是輸。

但如果你仔細複盤一下比賽過程就會發現,今年的人工智慧完全不一樣。

像阿爾法狗第一盤對戰柯潔時,是以1/4子的優勢取勝——

圍棋裡的1/4子是什麼概念?

就是最最微弱的優勢,相當於你考試只差0.5分就及格的情況吧。

所以在第一盤結束後,柯潔還是挺有信心的,畢竟感覺和對手的差距不是很大,只要顛顛腳還是能夠到的。

但等到第二盤,柯潔就感覺不對勁了。

他經過第一盤的歷練,在第二盤的時候發揮近乎完美,甚至有人說他的第二盤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的水準——

但是,越下下去越發現,不管採用怎樣的戰術,無論多麼努力地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阿爾法狗永遠略贏一線,永遠贏你,而且是永遠贏你“1/4子”。

這就有點可怕啦!

就好像是人和汽車賽跑,無論人跑得多快,汽車掛個小檔,輕輕鬆松就在自己前面一小段距離慢慢跑著,這段距離很小,小到你都有種錯覺好像下一秒就能超越它,但就是這麼一小段距離,明明是咫尺,卻遠若天涯。

所以到了第三盤的時候,看清對手的柯潔當場情緒崩潰,他中場離開,在一個角落裡哭了足足20分鐘才回到賽場上,投子,認輸——

今年的阿爾法狗與去年的那只,已經是完全處於不同次元上的兩隻狗啦。

人工智慧的強大可以說是毋庸置疑,但相信有不少人依然會抱有疑問,這和我們有毛線關係?我們又不下圍棋。

圖樣圖森破。

重要的不是AI如何下圍棋,而是它如何學習下圍棋

圍棋早在西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流傳,我們人類在圍棋上已有近兩千年的智慧積累,而它在短短幾個月的學習後,就將我們人類傳承千年的智慧當成小孩子耍。

那以後,還有什麼職業是人工智慧幹不了的?好像沒有什麼職業是傳承了兩千年吧?

照這麼個速度來看,大家好像要集體失業了哦。

不過嘛,真的如此嗎?人工智慧真的能取代人類嗎?

一、人工智慧到底能不能取代人類?

先說結論吧,雖然人工智慧風光正勁,但就目前而言,恐怕還是不能

這不是我個人YY的,如果你瞭解一下人工智慧的原理就知道,現在的人類還是要比人工智慧厲害。

現在人工智慧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深度學習”,所謂“深度學習”就是用數學方法類比人腦的學習方式。

比如讓一個人類小孩學習“什麼是貓”,只要給他大量貓以及不是貓的照片,他一開始瞎蒙哪個是貓,但只要每次都告訴他正確答案,隨著時間推移,他判斷的準確性就會越來越高。

雖然到最後都沒告訴他究竟什麼是貓,但給他一張貓的照片,他就能判斷出來——

所以說現在的人工智慧都是用海量的資料餵養出來的,只要有足夠多的資料,人工智慧就能一點一點變聰明。

讓人工智慧玩遊戲也是這樣的方式,只要定好規則,然後就不用管了,讓它自己不斷試錯就行。

之前在網上有一段人工智慧玩吃豆人的視頻,最開始的時候,與其說它是人工智慧,還不如說它是人工智障,分分鐘就掛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越玩越厲害,到了23小時之後,它的水準已經超過了頂尖玩家。

如果玩更複雜的遊戲,也是一樣的效果,圍棋遊戲就不用說了,這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而像DOTA、LOL這種遊戲,相信它玩過幾百萬盤之後,無論是出裝、補兵還是推塔都會比職業玩家玩得更溜。

不!過!

在這方面人工智慧是很牛逼,但它也有一個缺陷。

那就是它只知道“一件事該怎麼辦”,但卻不知道“這件事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麼辦?”

就以圍棋為例,在現有的規則下,人工智慧的水準已經完全超越人類了,每一步的圍棋它都知道該怎麼走,但人工智慧根本不知道所謂的“圍棋”究竟是什麼,它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下,它本身沒有理解能力,它不理解“圍棋”。

所以它無法舉一反三,無法把自己習得的技術應用在其他方面。

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圍棋的規則,它可能就完全懵逼了,像現在的圍棋是要在一個19X19的棋盤裡下棋,可要是把棋盤換成20X20或是21X21,那會怎麼樣?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影響其實不會很大,因為我們理解圍棋,我們知道下每一步棋時背後的道理,所以能迅速適應新的形勢,甚至還根據新形勢創造出新的技法。

但人工智慧就不行,每換一個規則,它就必須花很多功夫來重新適應。

還比如其他遊戲,像《星際爭霸》與《魔獸爭霸》,熟悉這兩款遊戲的朋友相信都清楚,這兩個遊戲雖然規則有許多不同,但在本質上非常相似。

星際的高端玩家如果去玩魔獸的話,雖然一開始不是很適應,但絕對差不到哪裡去。

因為我們人類玩遊戲的方式是去理解這些遊戲內部的底層邏輯,並根據底層邏輯來適應新的形勢。

可要是換成人工智慧,它沒當場變智障就很不錯了。

現實生活中的職業也是如此,比如人工智慧作為醫生去判斷一個人是否生病。

通過資料的餵養,它能在一瞬間就判斷出一個人有木有生病,可是,它也就到此為止了。

人類醫生不僅僅能告訴你生病了,還會告訴你用藥時要注意周邊的危險區域,還會發現沒有症狀、但已經出現的病變.....人類能理解疾病

人工智慧之所以缺乏理解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它沒有自我意識,它不會主動去思考,不會主動去理解事物,不會主動去發掘事物內部的底層邏輯。

它只是在我們人類設定好的規則與勝負條件之下去行動,完全不會去想這些規則有何意義。

所以到目前為止,它還只是一件工具,一件比較高端的工具,它並不能取代我們人類。

當然,僅僅是到目前為止

等到了以後,機器能不能誕生意識,還真的很難說,因為意識的誕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神秘。

二、意識從哪裡來?

其實看看我們自己的大腦結構就知道了,我們的大腦是由無數個簡單的神經元組成的。

單個神經元非常蠢,只能釋放出一些化學物質來傳遞“啟動”和“抑制”的信號,就相當於電腦裡“0”和“1”的信號。

這些信號是如此的粗糙,那我們人類的意識是怎麼來的呢?

很簡單,意識是從無數信號形成的網路中湧現出來的。

只要把一些最簡單的“0”“1”信號用網路形式聯結在一起,它們就能形成龐大的信號矩陣——

如果你學過線性代數就知道,矩陣是有計算能力的:輸入X矩陣=輸出。

你給這個矩陣一個輸入信號,它會回饋給你一個完全不同的輸出信號,換句話說,矩陣可以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這是什麼?這就是智慧啊

我們腦中的意識就是這麼來的,只不過我們腦中的矩陣可能要比上圖中的矩陣要複雜好幾百萬倍。

我們自己收到外界某個刺激的時候,心中會同時冒出好幾個念頭,這幾個念頭有時候還會打架,最後經過磨合才形成我們自己的意識與思考。

像09年電影《阿凡達》就描述了意識產生的過程——

故事裡納美人生活的潘朵拉星球就擁有自我意識,它在故事的最後號召星球上的所有動物反攻人類,最終取得了勝利。

而那個星球的意識就是從遍佈星球的大型矩陣中湧現出來的,故事中的科學家們發現潘朵拉星球上所有樹木的根部都是彼此相連的。

每一棵樹就相當於我們腦中的單個神經元,它可以在根部通過釋放化學物質來傳遞資訊,最終在這個龐大的網路中生成了意識和智慧——

理論上,意識和智慧是可以從任何足夠龐大的信號矩陣中湧現出來,並不局限於有機物。

像未來學家凱文凱利曾在生活中親眼目睹蜂群和蟻群湧現出的高級智慧,他根據這個靈感寫出了被無數企業家捧為互聯網聖經的《失控》——

他在書中做出了很多關於互聯網的預言,比如雲計算、物聯網、虛擬實境等等。

其中有一條預言就是只要能構建出足夠複雜的矩陣網路,機器也終將獲得意識與智慧。

這本書是1994年出版的,現在已經23年過去了。

他在書中做出的預言一一應驗,雲計算早已實現,物聯網正在研發,虛擬實境也已經變成大家喜聞樂見的《VR女友》——

相信那條關於機器終將獲得意識的預言也有很高的可信度。

事實上,已經有人在現實中去驗證這條預言了,2005年,有個瘋狂的科學家亨利·馬卡蘭提出了“藍腦計畫”——

他打算用電腦類比出人腦中將近1000億個神經元,百分百複製出我們腦中的神經元矩陣。

這個計畫截止到今天已經順利運轉了12年,預計在2020年就能實現複製人腦的目標。

到時候科學史上會出現第一台會“思考”的機器,它可能會擁有感覺、痛苦、恐懼甚至是思想與願望。

真到了那一天,人類靈魂的秘密恐怕會被破解,意識將不再是人類大腦專屬的東西,機器也可以擁有意識。

那麼,人類靈魂的秘密被破解之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三、人類靈魂被破解之後

假如人腦所有神經元的狀態真的被完全解密,那麼人類的所有思想就不過是神經元連接狀態的排列組合而已。

人類靈魂最終會變成一個可監控的數學模型,我們所有的內心活動都可以被科學計量。

《攻殼機動隊2:無罪》的開頭引用了法國作家維裡耶德利爾·亞當《未來的夏娃》中的一句話——

“如果我們的神和我們的希望只不過是科學現象的話,那麼我們的愛也只能建立於科學之上了嗎?”

這個答案,恐怕是YES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有關人類內心的一切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包括了人的推理、智謀、情感、以及人們對藝術的感受。

那些我們人類獨有的情感,不論是愛、恨、悲傷還是感動,都不過是數學模型中的數學運算而已,甚至那些能激發人類情緒的藝術創作也都可以用科學方式來批量創造。

別不信,其實我們人類對藝術的感受幾乎無一例外地與人類隱藏在腦中的本能相吻合。

舉個我們身邊的例子,現在大受阿宅們追捧的萌物就是如此——

萌物為什麼會招人喜歡?如果你瞭解一些進化心理學就能明白背後的原理。

我們人類在幼兒狀態是沒有任何自保能力的,只能依靠成人的保護。

那些萌物之所以能激發人們的好感,是因為它的外表具備人類幼體的特質

這些特質能讓我們產生移情作用,喚起人們心底對嬰幼兒天生的保護欲與關愛欲。

越受歡迎的藝術往往就越貼近我們腦中的本能。

科技既然能破解我們的大腦,那自然也能計算出我們在本能上的審美偏好,然後根據我們的偏好,設計出最符合我們口味的藝術品。

想想看吧,機器都可以代替人類去創造藝術啦,連人類最引以為傲的創造力都能夠取代,那到時候,我們人類還有什麼用處?

恐怕還真沒什麼用處。

已經有未來學家對未來持有很悲觀的態度,人類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新書《未來簡史》中就寫了,未來恐怕會出現一個新的階層,叫無用的階層

像我們熟知的人類關係,最惡劣的是什麼呢?

無外乎剝削和被剝削,奴役和被奴役

但到了未來,會出現一些毫無用處的人,沒有被剝削、被奴役的價值

像幾百年前一個罪惡的統治者,好歹也要把老百姓押上戰場去打仗,用他們的小命來當炮灰用,一個罪惡的資本家,好歹也要去剝削工人,拼命壓榨他們的利潤——

可是,在未來,人類連這點價值都沒有了。

論奴役,機器人的戰鬥力比人類強太多了。

論剝削,機器創造的價值也要比人類大得多。

那麼,要人類還有何用呢?

記得我們的字典裡有一個名詞專門用來形容那些沒有任何用處的東西,那個詞叫做“垃圾”

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的處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回到最開頭的那個問題,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

四、未來會怎麼樣?

誰也不知道未來究竟會怎麼樣?這裡只能腦洞一下。

如果那些高級到能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是從外星來的,那它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分分鐘滅掉沒用的垃圾,省得占地方。

但現實中的情況是,人工智慧和我們人類在共同成長,我們與人工智慧不是敵對關係,而是共生關係

其實這種共生關係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1997年5月11日,名叫深藍的AI在國際象棋上擊敗了當時的人族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從此宣告AI的崛起——

但是,深藍擊敗人族冠軍之後你猜怎麼了?國際象棋就被世人徹底拋棄了嗎?

沒有,國際象棋發展出了新的技法,那就是人與人工智慧共同配合下棋。

人工智慧成了人類大腦的外掛設備,人們稱呼這些使用人工智慧的選手為“半人馬選手”——

這些“半人馬選手”比單純的人類或單純的人工智慧都要更強大,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國際象棋選手隊伍,是由一個人類團隊和幾個不同的國際象棋程式共同組成的。

這是專業領域的情況,而我們日常生活中與機器共生的狀態就更多了。

最典型的就是我們身上的手機——

現在的手機就相當於我們人類身上的一個外掛器官,我們把自己原有的一些能力讓渡給這個器官,讓它來幫我們實現。

比如認路能力,現在有了電子地圖,誰還需要用自己腦袋去認路?

交給機器,它做得比我們更好——

比如記憶功能。

手機上有百度,一些零碎的知識,大家再也不需死記硬背,百度一搜全都有了——

還比如翻譯能力,手機上一些高級的即時翻譯軟體能在幾秒中將外語翻譯成自己聽得懂的語言——

現在人們都依賴手機,沒了手機那比身體裡少了一個零件還難受。

而等以後技術發展起來了,機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機器取代的能力越來越多,我們與機器的共生關係也會越來越緊密。

發展到後面那會變成什麼樣呢?

恐怕會變成最近的動畫Blame!》中描述的那樣——

那個故事描述了一個人類與機器共生的未來,由於人類的身體太脆弱,所以在那個世界中很多人都用機器改造了自己。

手腳力氣太小?換上機器的肢體。

內臟有問題?換成高性能的人工內臟。

思考力太低下?植入人工智慧來輔助自己思考。

故事中男主角的改造程度就非常高,身體是鋼筋鐵骨,腦中帶有輔助思考的高級人工智慧,眼球裡附有資訊面板——

人工智慧可以即時分析外界的情況,並將資訊立刻回饋到眼球上——

隨著科學進步,我們有很大的可能性與機器高度融合,共生關係恐怕會達到一種難分彼此的狀態。

到了那個時候,不是機器取代了我們,而是我們融合了機器。

未來最大的問題是這個融合的過程能不能順利完成。

因為機器進步的速度要超過我們太多了,人工智慧可能在某天突然出現飛躍式的進步,直接將我們的所有能力全部取代。

到時候,我們人類連融合的機會都趕不上,直接變成與“垃圾”無異的物種。

所以才有人說,進步是好的,但比進步更好的是緩慢的進步。

而且,就算我們順利走完融合的過程,與機器全面融合,這也會引發一個倫理問題,和機器共生之後的人類,還算是人類嗎?

這有點像是那個著名的思想實驗,特修斯之船——

西元1世紀的時候普魯塔克提出一個問題:如果特修斯之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這個思想實驗難倒了古往今來一大批哲學家們。

而在未來,我們恐怕也會面對現實中的“特修斯之船”。

因為我們將來也會用機器來逐漸取代自己的身體,隨著一點點的取代,終有一天我們全身上下也都會變成機器,就如同《攻殼機動隊》中全身義肢的女主草薙素子——

當我們腦中最後一個腦細胞都用機器來取代的時候,那我們到底算是人類,還是機器?

結語:

總結一下吧,現在人工智慧的勢頭是很猛,但由於目前的缺陷,還是無法取代人類。

不過,這種缺陷也會隨著技術升級而一點點彌補,在這個技術升級的過程中,我們人類也會與機器形成共生關係,很有可能我們會變成一種人機結合的新物種。

至於人類的未來究竟會怎麼樣,還是交給時間和科技去解答吧。

PS文章中談到的動畫《Blame!》還挺不錯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搜索。

如果你不願意浪費時間搜,我也幫你找了一下,你只需——

 

本文已獲阿政說動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熱門文章
「黴漿菌」風暴來襲!久咳不癒、傳染力極強 尚無疫苗、醫:口罩戴好
「黴漿菌」風暴來襲!久咳不癒、傳染力極強 尚無疫苗、醫:口罩戴好

中天新聞

為周杰倫門票!妹子瞞男友「出軌5次」暈船 秒遭無情拋棄
為周杰倫門票!妹子瞞男友「出軌5次」暈船 秒遭無情拋棄

TVBS新聞網

謝宜容2大過免職恐無效?律師揭她「神仙護體」:動不了 結局走向曝光
謝宜容2大過免職恐無效?律師揭她「神仙護體」:動不了 結局走向曝光

CTWANT

93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