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逃避結婚的男友──無法投入型
「我是跟你結婚,又不是跟你媽結婚,為什麼你要一直問你媽?」女友忍不住生氣地問。
「我們都已經三十好幾了,也該結婚了吧?」
收到許多紅色炸彈,女友順勢問了他一下。
「我覺得緩一緩吧!」她聽到這句話,臉色一沉。
「為什麼?你也老大不小了,難道要等到我人老珠黃,都沒辦法生小孩了,你才要娶我嗎?」女友語氣裡掩藏不住慍火。
「這種事情,我要跟我媽討論,我們要尊重長輩的意見。」
「我是跟你結婚,又不是跟你媽結婚,為什麼你要一直問你媽?」
她不是不尊敬長輩,只是每一次提,男友都拿長輩來擋,她實在受不了。
母親不斷對兒子耳提面命
每當女友提出要和他步入結婚禮堂,他就非常焦慮。
「女人都不能相信啊,依照你的個性,你結了婚,一定又會離婚。她們要不是覬覦你的財產,就是我這邊的房子。」
「我看人很準,你記不記得隔壁的王先生?隔壁的老王,我才跟他說,娶那個女生不好,結果他就出事了,早年中風。」
母親的耳提面命在他心裡變成一個牢籠。他需要愛,但對女生沒信心,也對自己能否留住一段長久的關係,沒有把握。
他相信母親精準的眼光,但也害怕母親質疑的神情,那些對他未來的「早知道」都像一則則驕傲的預言,他害怕被說中。
當女友提到結婚、婚禮、寶寶時,他沒有雀躍與幸福感,反而有種被詛咒的聲音在心裡迴盪著。
他能想像一旦他結了婚,母親將會有多瘋狂的施下更多咒語。
母親所真正害怕的事
「為什麼我們不能維持現狀就好?現在這狀況不是很好嗎?」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母親到底在害怕什麼?相愛的兩人結婚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為什麼卻變成她一直在勉強對方。
「拜託,饒過我好嗎?讓我耳根清靜點,好嗎?」當他這樣央求女友,女友只覺得他根本是在逃避問題。
相愛的兩人結婚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為什麼卻變成她一直在勉強對方。
他不敢跟女友開口的是,我媽曾說:「等我四十五歲結婚,那時候夠成熟了,和另一半也才能相安無事。」
最後,他選擇與母親的建議妥協。他好像又回到小時候,母親幫他安排學英文、心算一樣。
不過,母親沒讓兒子發現的是,她其實真的很害怕兒子結婚,畢竟兒子是她的全世界。這種對兒子的占有,變成一個又一個可怕的預言,而兒子讓一個個預言成真,他們母子倆彷彿共同謀畫了他們跳脫不出的命運。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慢慢理解到,父母並不完美,他們並非全知全能。
父母會有他們不知道的事,會有他們的擔憂、恐懼與脆弱,甚至也會有他們不知所措的時候。
不准孩子長大的父母
成為父母,其實往往是重新經歷自己童年成長的過程。
於是,父母很容易在我們身上投諸於他們小時候沒有完成的願望和遺憾,也希望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更不希望我們重新經歷他們不快樂的過往,於是,我們很自然而然地變成父母的延伸。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父母很容易在我們身上投諸於他們小時候沒有完成的願望和遺憾,也希望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他們不喜歡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變成父母的延伸...
這些延伸是很自然,也是很能被理解的,但當我們慢慢長大,這些延伸就會進入一個進退拉扯的過程。
有些孩子得離家才能喘息,有些孩子則是仍然不斷討好父母,只因為希望被認同。
不准孩子長大的父母,往往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養兒育女的初衷。
父母為什麼要養兒育女?如果我們只想要一個聽信自己話的粉絲,那麼根本不需要養兒育女。養兒育女從過去養兒防老的目的,到現在有更新的意義,那就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腳,走自己人生的路。
所以,成年後的我們,可以慢慢學習辨認一件事情,父母對我們的要求是來自於成長性的動機,還是匱乏性的動機?
成長性的動機會支持和好奇孩子的長大,不會因為孩子長大,而引發他們被拋棄或不被尊重的焦慮,他們願意支持孩子,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而匱乏性的動機則相反,當你和父母意見不一,他們無法尊重你,也無法支持你。
接受父母也有他們的困境與局限,這很重要。
我們的父母,手足往往很多,他們可能得被迫接受功課好的手足才會被關注、被迫接受重男輕女、被迫接受許多不公平的待遇,那是他們的傷痛,而當他們成為父母,他們很容易對我們過分關注,緊抓不放,因為這是他們過往成長所缺乏的。
「緊抓子女不放」的父母,心裡其實很不安
也許我們可以想想,「緊抓子女不放」的父母,他們心裡是有多不安。
這類型的父母,他們無法和孩子共同感覺目前的狀況,要不就是干涉太多,要不就是全然拒絕,或者如果不按照他們的意思做,他們就威脅或示弱,以便能喚回孩子的一絲服從,以便能顯得自己對孩子仍有影響力。
這類型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反彈,完全沒抵抗力。他們也很容易卸防或感到害怕,孩子的反彈,挑戰到他們不穩固的自我。
當父母「我對你不再有影響力、我對你不再重要」的危機意識被喚起,他們就容易感到自己被質疑、感到不安、覺得自己很失敗,於是指責小孩不乖,不懂事、不聽話。他們會說:「你不聽話,一定會有很悲慘的下場。」或者搬出,「我吃的米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這一類的話,他們將自己的焦慮丟出去,以便證明自己還沒有失敗。
以威脅、恐嚇、怒氣、撤回關愛,來讓孩子就範,這些對於成年的孩子來說,長久下來,已經變成心理上很難放下的負擔和枷鎖。
當對方說:「好啊,你去啊。」其實是在說:「你不准去。」
當對方說:「你結婚,我一個人就好。」其實是在說:「我一個人活不下去。」
當對方說:「你自己快活啊,不用管我。」其實是在說:「你沒照顧我,真沒良心。」
這些負擔和枷鎖,在在都反映著父母對於情感的渴求。
孩子必須停止接住父母的焦慮
但當孩子因為這些情緒勒索而遷就父母時,就愈容易讓父母覺得這些束縛是應該的,因此,也無法讓彼此都學習如何跳脫這樣的窒息關係。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面對這樣的父母,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停止接住對方的焦慮,並且冷靜、理性的還給對方,請讓我去試試看...
面對這樣的父母,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停止接住對方的焦慮,並且冷靜、理性的還給對方,然後告訴對方:「我知道你很關心我,也知道你很焦慮和擔心,但請讓我去試試看,好嗎?謝謝你如此愛我。」
放下對方的焦慮,試著用自己的腳,走出自己的路,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上的功課啊。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一)
你常常對「我都是為你好。」「我都無所謂……」「不用顧到我……」「犧牲我吧!沒關係的。」這些話感到痛苦萬分嗎?
這就是欲拒還迎、以退為進的情感勒索啊。他們其實沒說出口的是:「我需要你重視我。」
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試試,先不要太快對對方所說的「我都是為你好」表示同意,反倒可以表達對於這樣的話,感到有所質疑。
例如在前述案例中,當媽媽要求兒子四十五歲才能結婚,兒子可以回應:
一、「我知道這是你的想法,你認為要這樣做比較好。」
二、接著繼續說:「但我想試試不一樣的,這是我的人生,讓我來負責吧。」
母親會有什麼反應呢?可能會有以下三種反應:
一、雖然感到震驚,但願意慢慢消化兒子的做法。她會觀望後續的發展,待漸漸放心之後,也開始為兒子有自己的做法而高興。
二、看到兒子自顧自地按照自己想做的方式,她會表達不滿、對兒子生悶氣,也許情緒崩潰、也許不斷叨唸、也許會失控,說兒子不聽話,指責兒子不像樣。
三、對於兒子的反彈感到焦慮,於是跟兒子講更多。
當父母責備我們,不再是他們「熟悉的那個人」、「認為你變了樣,讓她很難過」等,面對父母如此,其實你不用太傷心,因為你正在往為自己決定和負責的路上前進,也慢慢擺脫依賴性的心理。
父母養兒育女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孩子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而成年的我們,當依循自己心裡的渴望,做自己的抉擇,這也是讓父母知道「原來,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渴望去活!」「原來,我的孩子長大了,他會過得很好!」
而當我們把自己過好,就是給身邊愛我們的人,以及回饋給父母最好的祝福!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更多內容請上寶瓶文化粉絲專頁;本文由寶瓶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