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與媽媽皆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對孩子的教養該怎麼溝通,才可以產生家庭共識呢?
教育知識學園作者 湯梓辰
jttang0@gmail.com
男人、女人,一個在火星、一個在木星,有如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的人們。男生與女生,當夫妻結婚之後,各自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各自學習有所不同,有太多不同的背景影響,自然而然,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都會使用自己獨特的方法教育孩子,這就是有移情的作用。
然而,如果父母的教養最後可以產生一致的共識,當然就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個家庭出現南北差異相對不同的教養方式,不只孩子會無所適從,夫妻間的感情,也會因為孩子教養的因素面對到極大的考驗。
孩子其實是家庭關係的最大挑戰
台灣的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但生育率卻位居在世界之尾。這兩者之間的訊息,反映出台灣家庭普遍存在嚴重的相處問題,這類的問題,像是少子化容易讓父母把焦點過度關注在孩子身上,父母教養不同調的問題,這就很容易壓倒家庭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婚姻滿意度調查中,有一個U行理論。這個是顯示夫妻在小孩出生後,對於婚姻的滿意度從新婚的最高點,慢慢跌落到谷底,低迷的婚姻關係持續到孩子長大之後,滿意度才會有機會回升。在許多婚姻諮商的案例中都可發現,夫妻之間的問題,都是在如何面對孩子的教養方式,這才是家庭中的最大的挑戰。
為什麼夫妻容易產生教養分歧?
夫妻之間的教養分歧最大的原因是來自雙方不同的家庭背景,因為受到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以及成長過程的經驗影響,衍生出相異的教養觀念。因此,夫妻之間本來就應該會存在教養分歧的問題,但是許多時候夫妻之間的意見僵持不下的時候,負面的態度就會產生,這不但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也會進而影響到孩子對家庭的負面想法。
夫妻之間的想法差異本來就不應該成為一個拉鋸戰,應該要回歸到爭論的出發點,多以正向的態度肯定對方愛孩子的心情,以同理心去了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思維? 進而產生最好的溝通方式。
夫妻之間為什麼對孩子的教養這麼難溝通?
許多時候,夫妻間存在的一個心理問題,這就是夫妻彼此之間,都會認為自己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都認為自己的方式才是最正確的,然而這個想法往往就是造成夫妻爭吵的原因。
心理學家Dr. Haltzman在探討夫妻間的問題時,認為夫妻之間彼此存在的自尊心作祟,自認為自己的家庭背景教養是最好的,在互相比較的狀態下,無法客觀地把對方的意見聽進去,也因此這時可利用專業人士或第三者的分析與意見,也可以讓對方更客觀地接受別人的意見,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吵機會。
為什麼許多家庭教養最後變成 “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
許多的家庭教養中,都存在著一句話,“爸爸扮白臉、媽媽扮黑臉”,或是 “媽媽扮白臉、爸爸扮黑臉”。但是這種狀況雖可以暫時性的解釋夫妻之間教養分歧的問題,但是在長久而論,這其實會導致孩子無法適從的考驗,也會讓扮演黑臉的一方,感覺到沮喪,因為扮演黑臉會有孤軍奮戰的感覺,也會與孩子的關係慢慢疏遠。
思考一下,如果當扮演黑臉的一方,在管教孩子之後,孩子是不是馬上去尋求白臉的後盾? 一個好的教養應該要有一致性,讓孩子有機會去明白爸媽之間的心思,家庭之間的感情才不會發生變化。
夫妻之間該怎麼從不同教養方法中達成共識?
多體諒照顧者的處境
以對方的思維出發,思考一下為什麼對方會有這種想法? 進而去思考這種想法對孩子的利與弊,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就可以發現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衝突點。
信任照顧者
教養許多時候是牽涉到信任的問題。如果夫妻之間是彼此相信對方的教養方式,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可以信任對方的決策。這不但可以減低教養分歧的問題,也可以讓孩子也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信任感。
找出根本原因
許多時候夫妻之間本身缺乏溝通,有時是互有心結,這很容易把情緒帶到他們的教養之中,有時為了反對而反對,甚至把孩子當作鬥爭的籌碼,父母親應該要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心境,也要分辨清楚自己的根本原因。
找出平衡點
其實大部分的時候父母親對於教養的觀點都沒有對與錯,只是每個人看法不一樣而已,有時不需要在小細節上斤斤計較,而是要互相包容,找到可以互相平衡的教養觀點。
不在孩子面前討論或產生分歧意見
當夫妻之間有了意見分歧的時候,應該在孩子不在的時候在討論,因為不管在孩子面前不論是媽媽贏或是爸爸贏,最後都是輸了孩子對父母的尊重、信任、以及安全感。一個家庭裡面可以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但是前提是需要彼此溝通達成共識,而不是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緊張不合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