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何謂氣壓避震器
種類一次搞清楚
圖/顧宗濤
協力/Air Force
相對於傳統避震器而言,氣壓避震器的差異,絕不只是彈簧換成氣囊包這麼簡單而已,為了讓大家對這項這幾年才崛起的底盤套件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們先從認識氣壓避震器開始吧!
彈簧換成氣囊
提供升降功能
如果單看避震器本體的差異,可以很明顯看出兩者的最大的差別在於傳統避震器上的捲式彈簧,已更換成橡膠氣囊的型式,氣囊內會充氣,以提供相同於捲式彈簧的吸震能力,這樣的設計在高價雙B車、公車或聯結車上,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設計,代表橡膠氣囊型式的「空氣彈簧」早已行之有年,相關的產品檢驗標準與生產流程都以非常成熟,不用擔心空氣彈簧會突然爆開,除非外力造成。
而氣壓避震器之所以能讓車高快速降低升高,就是透過空氣彈簧消氣與灌氣過程中,體積的收縮與膨脹來達成,不過在非改裝用途上,空氣彈簧是用來提高乘坐舒適性用的,因為空氣彈簧的彈性係數是非線性的,對於細微震動的吸收能力,較傳統直捲式彈簧更好。不過在改裝用的氣壓避震器上,頻繁的升降功能才是主要功能,而如何讓四支避震器在每次的升高中,都能到達原本設定的高度,且四輪要有一致的車高,事情就會變得很複雜,因此一組好的氣壓避震器,還需要成熟的電控系統才會好用。
左邊為氣壓避震器,右邊為傳統避震器,可以發現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傳統避震器上的捲式彈簧,已更換成橡膠氣囊的型式,氣囊內會充氣,以提供相同於捲式彈簧的吸震能力。
高檔氣壓避震器也會採用外掛氮氣瓶的減震筒設計,可以提供更靈活的阻尼設定方式。
氣壓避震器之所以能讓車高快速降低升高,就是透過空氣彈簧消氣與灌氣過程中,體積的收縮與膨脹來達成。
低階前後輪調整
高階四輪獨立可調
電控系統是用來控制四輪升降高度之用,可以讓車高降到最低之後,還可以升高到所需的行駛高度,而目前大致上可分成「前後輪調整」與「四輪獨立調整」兩種類別,前者調整時前面或後面左右輪要同時作動,無法獨立調整單支避震器的高度,且這類型的電控系統多數都沒有液晶顯示的遙控器可用,也不具備記憶功能,無法一鍵搞定,要看車上的機械壓力錶來設定車輛到所需的高度,算是比較低階的版本。
至於四輪獨立可調的電控系統,功能就比較強大,除了有記憶功能外,還可透過手機APP來控制車高,是比較高階的產品。而該版本針對車高的記憶方式,還可區分「壓力設定」或「高度尺設定」兩種。
由於店家將氣壓避震器安裝完整後,會在平地上進行車高設定,好讓電控系統可以記憶下來,下次車輛降到最低時,透過記憶功能就可以讓車高快速恢復原先設定好的行駛高度。而電控系統記憶的參數,如果是四輪的空氣彈簧氣壓值,就是壓力設定模式;如果是記憶實際高度的數值,就是高度尺模式,為何會有不同的模式呢?這關係到氣壓與車高彼此間複雜的關係,有時「同壓不一定同高、同高不一定同壓」,想要講清楚,可能需要很多篇幅來介紹。且看得懂的人可能不多,筆者先賣個關子,留在本篇第二章節-安裝注意事項的章節中,再為大家簡單說明。
圖中這組產品為前後輪高度調整的產品,無法獨立調整單支避震器的高度,且沒有液晶顯示的遙控器可用,也不具備記憶功能,無法一鍵搞定,要看車上的機械壓力錶來設定車輛到所需的高度,針對預算沒這麼高的消費者來說,是非常好入手的版本。
這組則是四輪獨立可調的電控系統,具備液晶顯示的遙控器可用,除了有記憶功能外,還可透過手機APP來控制車高,是比較高階的產品。
這組電控系統上可以見到四顆壓力感應器在上面,代表其記憶高度的方式是透過記憶空氣彈簧內的壓力來達成。
圖中就是所謂的高度尺,可直接記憶四支避震器的實際高度數值,對於四輪車高的掌握,較壓力記憶模式來說更加精準許多。
空氣彈簧分兩種
直筒/雙球型式
最後,要說明的是空氣彈簧大致上還可區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直筒式(袖套型)與雙球式(葫蘆型),前者的適用於懸吊空間比較不足的車型使用,優點在於不佔空間、乘坐感較舒適等,缺點是常出現同壓不同高,也就是打相同的壓力進去,但每次升起來的高度都不一致,對車主來說是相當困擾的事情,解決辦法可以先將車升到最高,再降到原先設定的壓力值,而一勞永逸的方法是加裝高度尺。而這個問題在雙球式空氣彈簧上就不易出現,乘坐感也比較Q,適合經常高速行駛或激烈操駕的車主;缺點則是較占空間。
所以目前多數資深氣壓玩家,都會盡量選擇雙球式的空氣彈簧來安裝,逼不得已才會選擇直筒式(袖套型)的空氣彈簧來用,可以省卻加裝高度尺的費用與工時。
圖中前者直筒式的氣囊也叫做袖套型氣囊,適用於懸吊空間比較不足的車型使用,優點在於不佔空間、乘坐感較舒適等,缺點是常出現同壓不同高,也就是打相同的壓力進去,但每次升起來的高度都不一致。
為了解決直筒式氣囊常出現的同壓不同高的問題,目前國內已有廠商開發出直徑比較小的雙球式氣囊(圖下者),讓車主即使沒有裝高度尺,也不會出現每次升起來的高度都不相同的問題。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