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政府極力呼籲企業幫員工加薪,研擬推出新計畫鼓勵民間企業加薪,力求達到留住人才、刺激景氣、衝高GDP等目標,讓人民幸福有感。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資深講師丁志達表示,薪資多寡始終是工作者追求的重點之一,同時人事成本關係著企業的收益,因此薪資對勞資雙方都顯得格外的重要。
丁志達指出,薪資就是用來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特定成本,也是用來交換勞動者勞動的一種手段;「加薪」係指企業在面對經濟景氣波動時,對薪資系統加以調整的因應策略。企業不加薪,要顧慮優秀人才流失到敵營效命;加薪,又不願讓一些無生產力的員工「坐享其成」,產生「冗員」。
丁志達強調,每家企業都有其薪資政策運作,影響薪資調整因素有:勞動市場供需因素(政府法令、人力供需、失業率、競爭廠商支付薪資水準等)、物價水準(通貨膨脹率、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等)、公司業績與獲利(財務能力、勞動生產力與營業額等)、薪資政策(薪資調查、福利政策、團體協商、職位評價等)和個人工作績效(績效等第、目標達成率、貢獻度等)五大環節,環環相扣。薪資管理就要依據「薪資調查」、「職位評價」和「個人績效」,三大公平原則來處理加薪作業;因而,企業加薪之考量,應以財務健全,不影響企業內部人才結構,達到永續性經營的目標為前提。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表示,隨著外在產業景氣尚未明顯升溫,加上連年調漲的法定人事成本,將迫使企業必須在固定人事成本上調整結構,以彈性因應各種法令及產業景氣變化。隨著新制勞工退休金開辦、勞保費率調漲、基本工資調漲以及二代健保等,逐年增加的人事成本,逐漸侵蝕上班族加薪的幅度。企業主聘僱一位上班族,企業除了支付上班族的薪資,另外還得負擔大約薪資2成的人事成本。這也使得近年來上班族調薪牛步化,甚至普遍凍薪,更因為實質薪資大幅縮減,造成薪資購買力大幅下滑的主因。
林由敏建議,上班族更應思考如何拓展第二專長,在原本的專長繼續精進外,更要開拓自己的第二、第三專長,或是考取專業證照,強化職場的附加價值,就可以主動出擊,不必被動期待主管為自己加薪。
今日點閱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