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隨筆》
在邀約下,參加了一個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的參訪團,到嘉義的東晟水產,瞭解鱸魚相關資訊,因為近期嘗了許多品牌的養殖鱸魚,每回少許薑絲些許水,感受魚肉的微甜雅韻,其樂悠悠之際,卻發現多數品牌的文宣介紹,大多停留於「養殖層面」,譬如對環境的友善度,或是對飼料配方的用心等,這些資訊固然重要,但「分切控管與運輸」,也是品質關鍵,諸如低溫或急凍在分切及運輸時,需要注意的控制標準等,卻少有著墨。
既然如此,乾脆自己走一趟。
選擇CAS標章作切入點,因為這是強調國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安全標章,雖然幾次食安風暴後,許多朋友對於「標章認證」的信心已蕩然無存,但我不喜歡過於負面的思維,畢竟無助於解決問題。當我詢問東晟水產的 葉哲維先生,為何要參加CAS標章?他表示東晟水產對產品會進行「內檢」,也就是自我檢驗,包含是否有藥劑殘留,或是產品上的微生物管控等,而參加CAS標章後,會有專人根據產品抽檢,也就是「外檢」,讓產品多了一層保障。就行銷層面來說,產品有了CAS標章,便代表是有保障的國產貨。
在這次參訪中,穿上該有的消毒衣物,走進工廠看了鱸魚和台灣鯛的分級、選別、裂解、清洗及分切等,全程低溫管控,再聽取針對或HACCP危害管控的過程,大抵對養殖漁業的CAS標章標準有了初步認識。
既然安了心,對巧味的追尋便上了心。此刻重新檢視各家「養殖層面」的差異,譬如淡水和海水養殖的風味差異?哪個魚齡的鰓邊肉或菲力魚最有味?如何透過急冷設備維持魚腸風味?或是鱸魚能取出優質花膠?諸如此等,心態便截然不同,畢竟這年頭談到食物,安全問題已是顯學,沒搞定前,吃食如何放心?又如何靜心追尋極致?
ps.當天沒拍照,圖片由東晟水產提供。
ps.同步分享於FB
食材料理家 徐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