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張亞痕/臺中報導)當前,全球正從COVID-19疫情陰霾逐步走出,在疫情的衝擊下,各國開始思考未來社會發展的樣貌。過去兩年全球經貿情勢的轉變,已使國際社會進入新的轉捩點。在數位工具的使用,出現許多創新的觀點,推升數位的轉型;而消費行為的轉變,也逐漸思考與環境共存的模式。東海大學管理學院與科技管理學會合作,於11月25、26兩日舉辦「2021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以「永續X科技X轉型創新」為探討主軸,26日上午舉行開幕式貴賓雲集。
本次研討會近120篇來自產、官、學、研各界菁英論文成果發表。除了邀請廣達創辦人兼總裁林百里擔任首場演講,主題以「電腦與我-廣達電腦」的數位轉型創新,另外也邀請兩位來自國外的貴賓,分別是Dr.Joseph Hamnik(傑克理工大學的校長)和Dr. Jacob (Kobi) Inbar(耶路撒冷工學院教授),兩位外國學者會透過視訊方式,就科技創新與永續經營的角度,分享雙邊永續學程與教育的發展。另一場創新論壇,探討後疫情數位轉型,由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鴻基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包括聯強集團總裁杜書伍先生和資誠會計事務所及聯盟事業副執行長劉鏡清先生、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文治先生。由政治大學的前校長吳思華教授主持的2030年青年人生活情境競賽,希望透過青年人的參與,想像未來環境空間與生活,創造更多元發展的途徑。
本次結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數位轉型以及台灣在地中小企業議題,並與東海大學推動「AI東海、贏戰未來」的願景目標緊密結合,以「教育轉化、產業升級」的理念出發,強調產業連結、專業學門與AI融合,培育學生具備創新特質,解決產業真實問題,幫助企業創新轉型,致力於高等教育之雲端應用發展與AI、專業經理人才的培育。期望透過本次研討會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學者腦力激盪,共同探討在全球各界面對創新的挑戰下,必須因應、強化的未來規劃,將過去所揭櫫的永續發展理念,轉化為實際符合當代需求的方案。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羅達賢表示,學會成立三十一年,希望將學會成為是一個真正產、官、學、研的交流平台,在這麼長的時間,也持續擴展和各校合作辦理。東海大學副校長王立志表示,為落實本校成為「一所具有深厚博雅底蘊的創新卓越大學」的願景目標,學校長期關注永續發展,深切瞭解教育是實現永續發展的基石,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永續議題的倡議與行動,連獲台灣永續典範大學獎、永續報告白金獎、社會共融領袖三項永續最高榮譽大獎。
此外,東海大學並自107年起致力培育AI 時代跨領域人才,開始有計畫地推動全校軟硬體環境,乃至於教學能量與制度上的變革與準備,期盼成為高等教育之雲端應用結合「智慧製造」、「智慧生態與環境」、「智慧醫療」與「智慧建築」四大永續AI智慧應用領域,發揮東海「開創將是我們的格言」之精神,並立基於永續傳承、生態校園之根基上,在教育領域中持續開創、耕耘,在培育AI 時代跨領域人才方面,成立雲創學院、AI中心、產業智慧轉型中心,並與各學院合作協助產業培育轉型人才。
林百里分享自己的創業歷程,他分享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尤其是1973年剛從台大電機研究所畢業與溫世仁,接受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頒發的第一屆「青年獎章」,表揚他們設計出台灣第一部電腦,當時極其興奮。他提到廣達1988年成立至今33年,持續在創新,創立的時候有很多的突破大家都覺得不可能,而電子業每階段商業模式持續演進,也需要做智慧轉型。因此也在2000年開始做雲端,隨後至2016年,開始做5G、AI,講求智慧應用解決方案,他也提到未來十年內將會有5G甚至到6G。近年來廣達做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解決方案,他提到科技應用創新,使用者行為改變,營運模式也要更新 。他提到每一次轉變與創新的過程都很不容易。最後也提到很多人曾問他,為什麼還沒退休 ? 他以「已經做的事是成績、正在做的事是責任、將要做的事是使命」一個工程師的初心來做出結語,他的胸懷也令人感到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