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沒有春天吶喊的嘶吼,有的是古城的懷古悠情。這裡沒有墾丁大街的異國風味,有的是滿滿純樸的人情味。漫步於古城之間,領略先人開墾精神,嘗著洋蔥、紅仁鴨蛋及港口茶,是在地的美味,再唱一段〈思想起〉,恆春民謠撼動人心,停留駐足,感受一下國境之南的美與文化。
【撰文/陳培瑋;攝影/江祐任;設計/江宜珎】
國境之南恆春小鎮上,四座百餘年古城靜靜矗立在城鎮的四個角落,雖然此處是到墾丁國家公園的必經之地,但遊人卻鮮少停下腳步感受古城的美與文化,縱使停留也是打卡、拍照後就直奔墾丁大街,壓根就忘了這個城鎮的存在。若說墾丁是個陽光四溢的大男孩,恆春鎮則是低調浪漫的小女人,需要細心體會。
1.中強光電基金會為恆春民謠館打造的光影藝術。 2.《海角七號》阿嘉的家。 3.藍色海遇。 |
民謠古城細品味
這幾年受到魏德聖執導電影《海角七號》票房熱賣影響,讓純樸的恆春小鎮突然間紅了起來,吸引不少旅人來此朝聖,尤其電影中阿嘉所住過的房子至今遊客還是絡繹不絕,只不過除了「阿嘉的家」之外,旅人對這個小鎮還留下多少印象呢?
事實上,這個小鎮真的有在改變,但變的不是商業氣息,更多是在地文史工作者與藝術家投入在這個小鎮的文創巧思,例如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開發洋蔥及在地植物染並製成文創商品,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理事長陳麗萍更是新民謠的重要推手,而明華園戲劇總團第三代演員、總團長陳勝福的女兒陳昭婷,亦透過屏東縣藝文特色發展計畫「駐點」屏東縣恆春國中,巧妙將恆春民謠融入歌仔戲,這些改變都讓外界看到恆春的另一種文化傳承。
4.藍色海遇充滿海味的恆春在地美食。 |
除此之外,今年10月底屏東縣政府邀請去年以光改造台南風神廟的中強光電基金會,以恆春古城進行「點亮古城光影串連」計畫,四組光影藝術家在東門、北門、南門古牆小徑與恆春民謠館,運用燈光為具有百年歷史的恆春小鎮,增添迷人的風韻與浪漫氣氛,雖然其中三個景點的光展已經結束,不過恆春民謠館則屬於永久性改造,未來也將打造為光環境示範基地,讓在地與外地來的旅人來此感受光影之美。
恆春在地食材美味
既然來到恆春小鎮,就該品嘗道地的在地美食,由屏鵝公路進入鎮裡的恆公路旁有家「藍色海遇」餐廳,不僅有西式義大利麵點,老闆娘林玉秋更利用在地食材設計二至十人的中式桌餐,她很不解為何一條墾丁大街上盡是泰國等異國風味料理,在地的特色美食在哪裡呢?
林玉秋以在地食材所設計出的二人套餐,有滿滿的在地風味,不管是熱炒雨來菇、四重溪紅仁鴨蛋炒小白蘿蔔、洋蔥椒麻雞、滿滿海鮮的香草牛奶鍋,以及四重溪的溫泉米飯,這些都是恆春在地美食,來到恆春怎麼可以不來品嘗一下?
除了開設餐廳外,她還在鎮上成立琪拉烘焙坊庇護工場,起因於7年前一場巧妙的相遇,讓烘焙坊揭開了庇護工場的序幕,烘焙坊堅持給予身心障礙者學習職場倫理及實務層面成長的理念,不僅注重環境與商品品質,且所有食材皆選用高屏以南的當地特產,例如滿州港口茶、恆春洋蔥、車城紅仁鴨蛋、枋山愛文芒果及屏東鳳梨等,進而研發製成各色餅乾、蛋糕等伴手禮,不僅具有在地滋味,更有庇護工場這些小天使滿滿的愛。
5.南門+緣民宿。 6.南門+緣民宿裡的開放式廚房。 7.由X光檢查間改造的民宿房間。 8.南門+緣民宿主人高媽媽。 |
見證半世紀的診所民宿
可曾聽聞由診所改造而成的民宿嗎?有,就在恆春鎮上。「南門+緣」是一間由診所改造的民宿,這裡
的主人高東輝更是恆春鎮裡無人不知的好醫師。
高東輝相當年輕就擁有一身好醫術,曾多次應當時政府之邀擔任官職,卻總因心繫家鄉醫療資源貧瘠而予以拒絕,他於1966年開業成立了高外科診所,扮演偏鄉醫療的守護神。在那個年代,高醫師不僅是國境之南的醫療貢獻者,更是恆春半島居民的大善人,知名民謠唱遊詩人陳達曾因病沒錢而以月琴彈唱〈思想起〉,感謝高醫師的恩德,醫師娘高李正姬更是從17歲即隨侍高醫師身旁,見證這段偏鄉醫療的滄桑史,直至2012年高醫師安詳辭世,這間診所才功成身退並改造成為民宿。
南門+緣是一棟建於1972年的老建築,保留日式風格的磚造牆面,設計上別具風格的空間,保留採光良好的天井花園、兩座綠色庭院,以及簡約的住宿空間。此外,南門+緣位於恆春南門旁,離恆春轉運站很近,《海角七號》拍攝場景──阿嘉的家更是只有幾步的距離,環境寧靜舒適,提供背包客一個休憩的旅宿,體驗古老恆春小鎮獨有的氣息。
9.民謠老師陳麗萍指導華人照明先驅周鍊有關月琴的指法。 10.在地藝術家王明堂正在示範小月琴DIY過程。 11.恆春半島植物染所需的材料包括洋蔥皮、福木、欖仁、大紅花、薯榔、墨水樹及檳榔子等。 12.植物染成品。 |
其中較為特殊的房間前身是X光檢查間,高媽媽笑著說若恆春核三廠有輻射外洩,住進這間房應該最為安全。為了方便旅人,民宿更開放廚房供房客自行烹調料理,讓旅人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DIY植物染與小月琴
前來恆春造訪的旅人想要體驗在地文化,DIY植物染及小月琴更是不容錯過。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趙振英指出,恆春半島的植物染與北部的藍染有所不同,一個是熱染、一個是冷染,半島植物染是採集當地植物如洋蔥皮、福木、欖仁、大紅花、薯榔、墨水樹及檳榔子等,熬煮兩個多鐘頭後,才能將這些植物的好顏色提煉出來,一張美麗的桌布需要50個洋蔥才能染成,想要進行DIY植物染的旅人需要提前聯絡預約,若是時間不夠,協會也會將染好的布製成手提包、方巾及服飾等文創商品,方便旅人選購,將「當地色彩」帶回去。
伴隨民謠彈唱的月琴更是恆春的一大特色,為了讓旅人了解月琴的結構,協會特別開發出迷你版小月琴,趙振英說不要小看這個迷你版小月琴,月琴製作的17道工序,小月琴全部具備,完成後還可以彈出聲音,是來到恆春旅遊最具有在地紀念意義的文創商品。
恆春旅遊資訊
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
藍色海遇
南門+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