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姓氏起源
上古時代,大族之姓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強大的凝聚力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擁有五千餘年綿延不絕的歷史與傳承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連中國的姓氏,也是一門源遠流長的文化。每一種姓氏都有其獨特、豐富的文化內涵,它開枝散葉、生生不息,孕育出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每一種姓氏都有其代表人物,如:孫權、李世民、葉劍英、曾國藩、史可法等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
中國姓氏何止百家,它們從何而來,又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演變至今的呢?追本溯源,離不開上古時代的八大氏族。中國姓氏的發展與演變,與這八大氏族的姓密切相關,所以這八大氏族的姓也被後世稱為上古八大姓。可以說中國後世的姓氏,基本上都是由它們衍化而來的。
所謂上古八大姓一般指姜、姬、姚、嬴、姒、妘、媯、妊(姞)這八個姓。它們源自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的是同一個母系內的血緣關係,故而上古八大姓都從屬「女」旁,以此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宗所傳下的後代。
在現代人的思想裡,姓什麼即姓氏是什麼,也就是說,如今「姓」與「姓氏」並沒有什麼區別,基本是同義詞。可上面一直在說的是「上古八大姓」,而不是「上古八大姓氏」,這並不是因為說起來簡單或者是同義省略,而是因為在那時,就像古文中常用的「妻子」代表的是妻子和兒子一樣,「姓氏」表示「姓」與「氏」兩個不同概念的詞。
「姓」本來的意思是女人所生的子女。由於在上古時代,人類社會還處於母系社會階段,所以有「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一說。因此,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變化的,也就是說這一時期,姓是隨母親的。從上面所提到的上古八大姓都是「女」旁這一點,便能看出些端倪。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展,同一祖先的後代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也往往會分化出若干分支,然後散居各處。其中各分支的子孫在保留姓的同時,還為自己取一個有別於姓的稱號,作為自己的標誌,這個標誌就是「氏」。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稱之為姓,而氏則代表從各個家族的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簡言之就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在古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記載:「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即是說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可通婚)。這說明,在三代之後,姓氏才合而為一,成為一個詞,同時有「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一說。關於姓和氏的來歷還有其他幾種原因,這些會在後文中有所提及。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對於上古時代的母系社會階段的姓氏,即三代以前的姓氏有了一些瞭解與區分,那麼接下來便回歸正題,逐一地介紹上古八大姓。
*上古八大姓——姬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姓氏溯源】
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據典籍《說文解字》和《帝王世紀》中的描述,相傳黃帝生於壽山、長於姬水,所以黃帝就以為姓,這便是姬姓的來源。在黃帝的後裔中,只有嫡系子孫才以姬為姓,嫡系以外的子孫則演變為其他的姓。例如後世周朝的王族便是黃帝的嫡系子孫,所以他們都是姬姓,而非嫡系子孫演變出了如周、馮、古等其他姓氏。
關於姬姓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根據史籍《潛夫論》中記載,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個兒子得到賜姓,姬姓便是其中之一。傳說帝嚳高辛氏是黃帝的孫子,他的妻子薑嫄生子名為棄,棄就是周朝的始祖後稷。棄出生時就被認為是不祥之人,於是被拋棄在林子裡,後來被人收養。棄繼承了姬姓,因此後來的周朝王族都以姬為姓。
在漫長的歷史中,有部分少數民族姓氏漢化,改為姬姓,例如南北朝時期的鮮卑、宋朝的女真以及後來的滿族,這些也是姬姓的來源。
★【遷徙分佈】
姬姓始於姬水,昌盛於南陽,之後姬性族人建立了周朝。周朝的貴族都姓姬,如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等等。西周初年大封諸侯的時候,姬姓的諸侯國有五十三個之多。在周朝滅亡後,這些姬姓後裔多數改姓,以國名、封邑,或者祖上的名、號為姓,所以以姬為姓的人口數量大大減少。唐代因避唐明皇李隆基的諱,又把姬姓改為周姓,此後,姬姓更加人丁稀少了,但如今按人口數量排名前三百的姓氏中,直接源於姬姓的姓就有一百二十多個,所以姬姓仍然很有地位。
★【姬姓名人堂】
神話時代的後裔:姬發
武王姬發是西周王朝的創建者,也是西周的第一代君主,他是周國文王姬昌的次子。姬發繼位後立誓完成他父親的遺願,就是把商朝滅掉。在他繼位之後便重用姜子牙、周公旦、召公奭等一批十分有能力的人來輔佐他治理國家,使得周國日
本文摘自培育文化《你必須知道的百家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