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專屬限定,基隆港賞鷹地圖
老鷹與基隆港共生的歷史悠久,已無可稽考。從西岸的外木山、仙洞巖一直到東岸的和平島、紅淡山、八斗子等地的懸崖峭壁,都有老鷹駐足的傳說。
18世紀中葉以前的基隆內港,為溪河漫流入港的濕地、塗灘,鱟公、鱟母島在西4號碼頭、東5號碼頭前方形成內港水域的天然屏障,後來被漢人拓墾為聚落。
日人築港及將市區墊高,使港都逐漸成型,人口增加,市集成型,經過聚落的石硬港(南榮河)、殼蚵港(西定河)及田寮港(田寮河)也將人類生產的有機廢
棄物帶入港中,加上水中的死魚及往來船舶丟棄的食餘有機物,使基隆港逐漸形成老鷹重要的覓食地,其中,又以經過市場、魚市的旭川出口漂浮物最多。
基隆港賞鷹路線 東岸: 從海洋廣場出發→中正公園→忠烈祠→主普壇→大佛禪院→役政公園(在這裡常看到老鷹、大冠鷲、台灣藍鵲等出現)→「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回到海洋廣場賞鷹→到基隆廟口吃美食 西岸: 到海洋廣場賞鷹→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歷史建築的海港大樓→文化古蹟的西二號碼頭倉庫→KEELUNG地標觀景台→罾仔寮山頂(昔日報時的午時砲台常見大冠鷲出沒)→沿港邊的中山三路漫步(秋冬空中常可看見魚鷹飛翔)→仙洞、佛手洞→白米甕砲台 |
到基隆港賞鷹,悠哉漫遊去!
老鷹是基隆天空中最耀眼的飛翔圖案。你我也可以和老鷹約會,以基隆港的海洋廣場為起點,每年秋季到隔年春季的中午時段,沿著水岸與街區散步,就可以在賞鷹前或後好好地在基隆市享受漫遊時光!
- 基隆港東岸的漫遊路線:
從「海洋廣場」出發,往東岸經過維京船和蝴蝶、老鷹等裝置藝術展示,過馬路前行右轉信二路,穿過義一路、義二路後從左側階梯上「中正公園」,經兩層階梯後上「忠烈祠」,右轉直走遇壽山路左轉沿水泥斜坡道往上,遇道路左轉即到「主普壇」;主普壇出來在壽山路口,從左側右邊小路往上,即到「大佛禪院」;沿壽山路經活水會館、中正國中前行,遇叉路左轉往上,即為「役政公園」,往上右邊高地為公園,下層有花草排成的「KEELUNG」給鳥看的地標,這裡每天都可看到老鷹、大冠鷲、台灣藍鵲等出現;往下右轉,即為國定古蹟「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了。
★二沙灣砲台往下走可到中正路上的公車站牌「海門天險站」,步行到對面搭乘基隆市公車101、103、104等線就可回到「基隆火車站」。
- 基隆港西岸的漫遊路線:
從「海洋廣場」向西經「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旁邊就是「海港大樓」;沿港西街經「西二號碼頭倉庫」後面道路接中山一路右轉,到中山二路185巷左轉,從福安宮左側階梯往上,基隆港景漸次展開,往上接馬路後右轉直行再左轉,就可到「KEELUNG地標觀景台」,這裡日夜賞景皆宜,旁邊小階梯可上「罾仔寮山頂」,旁有昔日報時的午時砲台,大冠鷲常出沒;往下到叉路口,直行經大德國中(左側虎仔山)後在通仁街右轉下山,過十字路口往沿港邊的中山三路,秋冬空中常可看見魚鷹飛翔,前行至「仙洞、佛手基隆港一日遊洞」;再往前行右轉沿中山四路至太白街左轉上山,可到「白米甕砲台」。
★ 仙洞可搭乘基隆市公車301、302、304線於「仙洞巖站」下車,白米甕砲台則在往前搭乘至「太白莊站」下車,步行15分鐘即可抵達。
- 基隆市漫遊景點介紹:
.主普壇:為無形文化資產「雞籠中元祭」的專屬建築,祭祀自漳泉械鬥、清法戰爭、乙未之役等亡魂。一樓有中元祭祀文物館。
.大佛禪院:有白色的大觀音像,可俯覽基隆港進出船舶及山海美景。
.役政公園:展示器有清末向英國購買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及國軍退役的戰車、104戰機及勝利女神飛彈等;同時也是看老鷹、大冠鷲、台灣藍鵲等出沒的好地方。
.二沙灣砲台:為清末劉銘傳所建,有砲座區、彈孳庫、生活區、城門、古墓等,為國家一級古蹟。
.海港大樓:一艘停在海陸交會處的陸船,建物造型為船與火車頭雙意象,細部裝飾融入海洋、物產、在地自然及人文元素。
.「KEELUNG」地標觀景台:俯瞰基隆港市大景,夜景更美,旁邊山頭有日治時期留下的午時砲台(以前中午會發3響砲)。
.仙洞、佛手洞:為相鄰的海蝕洞,仙洞傳說仙人在此修道成仙,佛手洞上方有鏽染紋形成的大佛手。
.白米甕砲台:為日治時期基隆要塞防禦砲台,位在港口西岸山岰,山海景色迷人,電影《光陰的故事》曾在此取景,為景觀勝地。
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鷹飛基隆:台灣最美的四季賞鷹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