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年糕,治療創傷的智慧
「大便年糕」是一種韓國風俗,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在科學與心理學不如今日發達的年代,韓國人的祖先如何以智慧來處理創傷。大便年糕指的是小孩子在上茅廁時,不小心掉入了茅坑時,父母便會急忙製作出來的一種年糕。過去,小孩子在茅坑如廁時,經常發生掉進茅坑而溺斃的事。小孩子掉進茅坑,該有多受驚嚇、多害怕?再加上惡臭、羞愧與不安混雜在一塊,於是孩子對於去茅廁便有了極大的恐懼。但又不能不去上廁所,所以每次腦海都會浮現掉進茅坑的不悅與可怕的記憶,創傷循環的過程就是這麼來的。
聰明的父母會考慮到小孩子的心情,並盡快用家裡現有的材料製作出大便年糕。他們會用年糕祭拜不潔的鬼魂,祈求鬼魂平息怒火,之後再將年糕分給鄰居。孩子則手持年糕,一邊繞著住家周圍走,一邊大喊「大便年糕、大便年糕」。意外領到零食的鄰居們會對孩子說一些好話,像是「你一定嚇壞了吧」,接著摸摸孩子的頭。孩子獲得鄰居們的關心和鼓勵之後,就會把它當成雞毛蒜皮小事,自然而然地克服掉進茅坑的經驗。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韓國人會用年糕祭拜不潔的鬼魂,祈求鬼魂平息怒火,之後再將年糕分給鄰居。孩子則手持年糕,一邊繞著住家周圍走,一邊大喊「大便年糕、大便年糕」...
心理學所說的「正視」便是如此,既不是忽視自己的經驗,或者當成從來沒發生過,而是坦然地去面對它。而大便年糕則是用來治癒孩子掉進茅坑後不安、羞愧與恐懼的創傷治療機制,具有相當驚人的效果。
說到這邊,大家應該能夠明白,為何父母要急忙製作大便年糕?儘管不用特別的材料,或者做出特定形狀,都能撫平傷痕。意外發生後,祖先會趁孩子的創傷變得更嚴重之前,製作出大便年糕,讓孩子能從創傷中恢復。孩子受驚嚇的心則透過父母給的年糕得到安撫,隔天也就敢一個人再去上茅坑。
最重要的是正視問題
想要治療創傷,最好趁早去正視它,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家人給予的關懷與安撫。但即便是祖先,也不是所有家庭都會替孩子製作年糕,大概也只有重視子女的家庭才會延續這項傳統。
治療創傷時,需要像這樣的「大便年糕」。心靈一旦受創,我們便會自動啟動防衛機制,但它是用來逃避、隱藏傷口的,而非治癒傷口,因此無法成為治本的方法,反倒還會使它變本加厲。在防衛機制啟動之前,需要的是進行早期治療。同時,給予受害者溫暖關懷與支持,能夠為他在正視創傷的痛苦過程中帶來力量。
本文摘自大樹林出版社《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7種心理練習》。
【更多資訊請上《大樹林》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