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8年8月27日電 /美通社/ --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銀)的小魚親測平台 (www.fishqc.com) 繼早前13期檢測發佈,包括食用油、即溶咖啡、牛奶、BB 霜、防曬霜、止汗劑、面膜等,繼續以港人發明,全球獨家「斑馬魚」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毒性測試技術為市面11款標榜天然礦泉水樣本進行首輪安全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抽樣天然礦泉水樣本均通過安全檢測要求,全被評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消費者選購天然礦泉水時可認著通過安全檢測的綠魚標誌,多一份保障。
市面商舖售賣的樽裝或盒裝水種類多元化,當中包括大眾耳熟能詳的蒸餾水 (Distilled Water)、淨化水 (Purified Water)、有氣水 (Sparkling Water)、天然泉水 (Spring Water) 甚或是天然礦泉水 (Natural Mineral Water) 等。消費者在買水的時候,或未細心想過各款飲用水的不同,其實當中的營養價值存在分別。以蒸餾水為例,它是經過多重過濾和蒸餾而產生的水,一般水含有的礦物質在蒸餾的過程會流失,不帶有任何固體殘留物或營養素,屬純水。而天然礦泉水則來自高山或地下泉水,由於水流源自地下深岩裂隙,故此含有較多礦物成分,如銅、鈣、硒、鋅、鎂、鐵等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可補充身體不同需要。
水中銀考慮到水源是最直接影響水的品質,倘若水源地受污染可大大提高大眾健康風險,故於首輪針對市面天然礦泉水作安全檢測。參照食品法典委員會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ODEX STAN 108-1981》及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就「天然礦泉水」的定義,其必須符合以下三點方能稱為「天然礦泉水」。一)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二)在一定區域未受污染並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三)在正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週期波動範圍內相對穩定。水中銀遂於2018年7月至8月期間,在本港各大超級市場(Fusion by ParknShop、惠康、City'Super)及網上平台抽樣搜集了11個知名天然礦泉水品牌,包括 FIJI、evian 依雲、VOLVIC、DEARWATER 鹿啄泉、Aqua Panna、VITTEL 等作生物測試。
水中銀以專利魚胚胎生物測試 Testing 2.0 技術為天然礦泉水樣本進行檢測,並根據檢測結果把產品安全屬性分為三類:綠魚、黃魚、紅魚,發佈於轄下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 -- 「小魚親測」,讓消費者易於識別在零售店購買的產品安全屬性。「小魚親測」參考歐盟[1]、美國[2]、中國[3]及日本[4]等多個國家與地區安全標準,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署 (ECHA) 列出的高度關注物質列表 (SVHC) [5],通過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制定其安全準則:
- 綠魚代表「品質卓越」,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表現理想,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黃魚代表「品質合格」,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基本合格,消費者可以選購;
- 紅魚代表「有待改善」,產品於急性、慢性毒物檢測與及成分篩查中存在一項或多項未達標準,建議消費者選購時要特別謹慎。
天然礦泉水樣本全通過安全生物毒性檢測 同款不同批次樣本量度酸鹼值不一
「小魚親測」檢測結果顯示,11款標榜天然礦泉水樣本全通過安全檢測,被評為綠魚(代表品質卓越)。
價格而言,於採購的11個樣本當中,價格的平均數為23.4港元/升。價格最低為5.1港元/升,是香港品牌;最高為67.5港元/升,是德國品牌,相差超13倍。價格在13.3港元/升或以下的綠魚樣本佔4個(36%);價格範圍在13.3港元/升至22.5港元/升的綠魚樣本佔3個(27%);價格在22.5港元/升或以上的綠魚樣本佔4個(36%)。
品牌所在地而言,抽樣分別來自意大利、德國、法國、丹麥、中國、香港及斐濟。
水中銀首席技術官兼歐盟及英國註冊毒理學家陳雪平博士表示:「天然礦泉水樣本檢測分別用了斑馬魚胚胎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作急性及慢性毒物測試。於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中,團隊參考了內部礦泉水及自來水數據庫所訂立的風險線,得出以下結果:11個(100%)樣本測試結果理想。於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中,所有樣本均符合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立的安全線,並未探測到會導致魚胚胎肝臟呈綠色熒光的有毒物質(類雌激素)。」
陳雪平博士強調:「是次天然礦泉水檢測結果理想。天然礦泉水從定義可知是屬於優質飲用水,它是在受保護的地質條件下形成,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其化學成分、水溫、流量等均在天然週期波動範圍內相對穩定,然而其他水源則可能受到各種不同情況的污染。過去就飲用水或水源安的全事故屢見不鮮,如美國45個洲份的飲用水被探測出202種沒受規管的化學品,包括殺蟲劑、商用化學品、消毒副產品,以及藥品等[6];法國地下和地表水驗出16種人類使用的藥物[7];中國的地下水污染普遍嚴重[8],每年因水污染有1.9億人患病,嚴重甚至構成癌症(如肝癌和腸癌),當中6萬人死亡[9]。因此,商業飲用水成為了城市人的重要日常消費品之一,其安全性變得尤其重要。」
另就酸鹼值一環,水中銀創辦人及首席商務官陳子翔先生表示:「酸鹼值代表水溶液酸性或鹼性的值,尺度由0至14,0至小於7為酸性,數值越大表示鹼性越強。依據世界衞生組織《食用水水質準則》訂下飲用水的最佳酸鹼值是 6.5 至 8。與此同時,國際瓶裝水協會 (International Bottled Water Association) 的實務守則訂定的淨化水(如蒸餾水)pH值範圍為5至7。天然礦泉水含有微量礦物質,可中和二氧化碳,故此 pH 值會比蒸餾水為高(一般爲6.5至8.5)。於是次 pH 檢測中,我們發現同款產品但不同批次的樣本量度的數據酸鹼值不一,個別樣本的 pH 值可從6.2波動至9.0,有機會源於水源水質的天然週期波動。然而,我們的身體可以自我調節及控制體液酸鹼度,故此無須擔心飲用水是偏酸或偏鹼的情況。」
陳子翔先生解釋,雖然 pH 對消費者沒有直接影響,但它是水處理過程上重要的參考數值之一。在水處理的所有階段均需謹慎控制 pH,保證水的澄清和消毒程序取得理想效果,不會因酸性過高而惡化管道和設備的侵蝕,令飲用水受污染。
樽裝天然礦泉水廣泛應用雙酚A替代物 其具雌激素活性可干擾荷爾蒙
另外,陳子翔先生指出,製造商在天然礦泉水生產過程中分別採用了玻璃瓶、紙盒、甚或是膠樽作盛載器皿,當中最常使用的是膠樽。膠樽一般多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製成,其底部會印有一個三角形標誌,內有回收編碼「1」。然而,用作製造塑膠的化學物若受陽光直接照射,可增加塑膠溫度,有機會改變膠樽內的水的特質,令更多化學物從塑膠遷移至水內[10]。即使對健康未必構成嚴重風險,仍應盡量避免購買存放於戶外如報紙攤檔,被太陽直接照射的樽裝水。 另外,市面不少膠樽都標榜不含化學物雙酚A (BPA),其替代物雙酚S (BPS)、雙酚F (BPF)及雙酚AF (BPAF)亦有類似 BPA 的影響,具雌激素活性,會干擾荷爾蒙,影響生殖及發育[11]。
陳子翔先生強調,膠樽不耐高溫,當接觸攝氏70度以上的熱水便會開始變形,所以使用時不應注入過熱的水。另外,當膠樽開啟後,應盡快飲用完畢,因細菌可於樽內潮濕的環境下生長,樽口殘留的細菌唾液會不斷滋生,大眾應避免重覆使用膠樽,或於開啟後放隔夜再飲用。陳子翔先生提醒,大眾日常應補充足夠水分,幫助加快新陳代謝,將身體的毒素、廢物排出體外。另不要等待口渴時才補水,因為這代表體內細胞已缺水好一段時間。運動時,大眾可選擇飲用天然礦泉水,補充身體因流汗而流失的電解質及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陳子翔先生總結:「生物檢測是近年全球嶄新發展技術之一,我們祈望能夠與傳統化學檢測相輔相成,補足現時產品缺乏的生物毒性數據,洞悉更多已知及未被發現的有毒化學物質,免卻人體直接攝取。市民可登上小魚親測 (www.fishqc.com) 網上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檢示通過急性毒物、慢性毒物檢測及成分篩查的『綠魚』產品,作更安心的購買選擇。」
關於水中銀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10年成立,願景是「智慧測試,安心選擇,美好世界」。公司獲多家投資機構(包括美商中經合集團、英諾資本、香港城市大學基金、香江集團、六合集團、Bridgefield Global Limited, Babaluba Industries Group 以及多個投資銀行家)等大力支持。科研與管理團隊擁有包括劍橋、麻省理工、斯坦福、香港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等院校機構的學歷,並全部擁有研究生或博士學位。國際科學家委員由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瑞典、新加坡與香港的世界權威科學家組成,他們參與評選,制定與推廣多個國際標準。公司成立以來獲得多個地區與國際性大獎,包括「第43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全球至高榮譽大獎」,「2015年達沃斯全球創新先鋒」,「滙豐青年企業家獎亞洲總冠軍」、「李光耀全球商業大賽季軍」、「中東全球發明大會金獎」、「世界智慧財產權發明家獎」、「韓國發明金獎」、「香港工商業科技成就獎」並被香港政府評為「過去十年科技示範專案」。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提供世界領先的創新的檢測方法,加強食品、藥品、化妝品與水體環境的安全,成功研發並商業化了多項全球首創的技術,例如轉基因發光魚測試慢性毒,斑馬魚測試急性毒。實驗室自2013年起獲得國際標淮 (ISO17025) 認證,是亞洲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魚胚胎毒性測試 (FET) 的測試中心,實驗結果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與經濟體受官方認可。服務的對像包括國內外領先的檢測中心,政府機構與國際大型的化妝品集團和食品集團,相關技術在這些集團與政府的支援下正在發展成地區與國際性標淮,是香港本土研發的技術成功被國內外頂尖科研與商業機構採納,並邁向發展成為國際標準的經典案例。
關於小魚親測
「小魚親測」以消費者身分,定期在大型超级市場、連鎖店、網上貨架抽樣購買不同類型的食、用品,通過生物測試 Testing 2.0 技術進行檢測。參考歐盟、世界衛生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及多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及中國等地國際安全標準,通過同類產品的横向比較,把產品檢測结果的安全屬性分為三類結果:綠魚 -- 黄魚 -- 紅魚。「小魚親測」的營運概念在於表揚達質量卓越標準的企業及產品,同時鼓勵未達標的企業及品牌積極改善其生產過程,讓消费者更放心選購,並帮助品牌建立長遠效益。
水中銀部分全球領先生物測試 Testing 2.0 技術簡單介紹
1. 鯖鱂魚胚胎慢性毒物測試
水中銀將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螢光蛋白基因轉入到鯖鱂魚胚胎中,並經過8年時間將其穩定超過十代,測試穩定性與準確性已經獲得國際認可。水中銀獨家擁有應用轉基因鯖鱂魚胚胎雌激素內分泌干擾物的專利技術,雌激素內分泌干擾物(包括農藥,獸藥,抗生素,激素,塑化劑,有機持續污染物等)擾亂雌激素內分泌系統,已證實與癌症、不育、兒童性早熟、智商降低,神經系統紊亂,糖尿病有關。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和美國環保局認為:「內分泌干擾物」已成為繼「溫室效應全球變暖」和「臭氧層破壞」之後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危害。樣品前處理後會用轉基因胚胎進行測試。當遇到慢性毒物(雌激素內分泌干擾物)時,轉基因魚胚胎將發出不同強度的綠色螢光,螢光強度能夠量化有害物質,從而根據世界衛生組 (WHO/FAO) 指引[12]。評估對人體的安全風險。
2. 斑馬魚胚胎急性毒物測試
斑馬魚胚胎測試技術榮登世界頂級科學雜誌 (Nature) 封面文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研究結果指出,斑馬魚和人類致病相關基因擁有高達84%的相似度[13],且已證明能夠篩選超過1000種有毒化學品,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藥品的安全性與功效評估。
因此,對斑馬魚胚胎有毒的物質,對人類也極有可能有害。當遇到有害物質,魚胚胎會出現異常,如頭部或尾部出現腫瘤,心臟水腫,嚴重情況魚胚胎直接死亡。
產品進行前處理後會應用斑馬魚胚胎進行進行測試,以找出導致一半測試斑馬魚胚胎死亡的濃度(半致死濃度,LC50)。測試中對於斑馬魚胚胎死亡的定義遵照 ISO 15088[14] 和 OECD TG 236[15] 標准。
3. 成分篩查
水中銀通過我們後台獨有的成分篩查演算法,與美國食藥局,歐盟,日本,中國食藥局,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 (FAO&WHO) 的食品法典 (CODEX Alimentarius) 的禁止或者高風險的成分進行比對,進一步增強產品安全。
產品不得含有被以下政府或相關管理部門禁止使用的材料;包括已證實會引起併發症、生態毒性或經科學安全評估證明造成污染的化學物。有關政府、相關部門及條例如下: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食品、藥物、化妝品和醫療設備中使用的顏色添加劑概要〉和〈禁用和限制成分〉,以及〈食品添加劑狀況列表 (EAFUS)〉。
歐盟:歐盟委員會第1333/2008號,1223/2009號,1129/2011號及1130/2011號,以及歐盟化學品管理局高度關注物質 (SVHC) 列表 (2017)。
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化妝品安全和技術標準〉(2015) 及〈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
日本:〈化妝品標準〉(2000) 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2017)。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食品法典〉。
[1]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L 342/59. 22.12.2009. |
[2] USFDA Summary of colour additives fo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foods, drugs, cosmetics, and medical devices; Prohibited & Restricted Ingredients. |
[3]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 2015版. |
[4] Standards for Cosmetic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Notification No. 331 of 2000. |
[5]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Candidate list of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for authorization. https://echa.europa.eu/candidate-list-table |
[6] Luntz T. U.S. drinking water widely contaminated. Scientific America. December 14. 2009. |
[7] Mompelat S, Thomas O, Le Bot B. Contamination levels of human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in French surface and drinking water. J Environ Monit. 2011, 13(10): 2929-2939. |
[8] Han D, Currell MJ, Cao G. Deep challenges for China's war on wate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6, 218: 1222-1233. |
[9] Aneck-Hahn NH, Van Zijl MC, Swart P, Truebody B, Genthe B, Charmier J, Jager C. Estrogenic activity, selected plasticizers and potential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bottled water in South Africa. J Water Health. 2018, 16(2): 253-262. |
[10] Tao T, Xin K. Public health: a sustainable plan for China's drinking water. Nature Comment. 30 July 2014. |
[11] Moreman J, Lee O, Trznadel M, David A, Kudoh T, Tyler CR. Acute toxicity, teratogenic, and estrogenic effects of bisphenol A and its alternative replacements bisphenol A, bisphenol F and bisphenol AF in zebrafish embryo-larvae. Environ Sci Technol. 2017, 51(21): 12796-12805. |
[12] Evaluations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 Estragiol-17beta. 2000. Available at: http://apps.who.int/food-additives-contaminants-jecfa-database/chemical.aspx?chemID=1835 |
[13] Krestin Howe et al. The zebrafish 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498-503; doi:10.1038/nature12111. |
[14] ISO 15078 (2007):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the acute toxicity of waste water to zebrafish eggs (Danio rerio). |
[15] OECD TG 236 (2013): 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fish embryo acute toxicity (FET) test. |
圖標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0629/2176921-1LOGO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0827/2221197-1
相關鏈接 :
www.vitarg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