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步華爾街》一書中提到:傳統經濟學的理論中,一般假定人是理性的動物,會作出對自已最有利的選擇來增加財富或幸福。但心理學家對這種說法並不買單,尤其是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和 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這兩位「行為財務學」的鼻祖。
這兩位教授的主張很簡單:人並不像經濟模型那樣般理性。別看這個論點稀鬆平常,當初可是推翻了許多舊有的經濟理論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學術界也是花了二十多年才普遍接受了這樣的說法。關於行為財務學的領域非常廣大,主要探討人們受到心理學影響形成經濟決策的背後原因。而其中我們不想承認虧損的心理因素,包含「損失驅避心理」及「處分效應」。
損失驅避(loss aversion)
設想今天有一場擲硬幣的賭博遊戲,如果正面朝上,你可以得到1萬元,但如果反面朝上,你就得付1萬元,你會接受這樣的賭局嘛?(僅一次機會)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接受,以數學的詞彙來說,這個遊戲的期望值為零,必須提高正面獲利金額,才能誘使人們接受賭局。而實驗的結果發現,受試者贏的時候必須能得到2萬5千元左右,也就是在非常有利的情況下,才願意冒險。
因此,丹尼爾‧卡內曼 和 阿摩司·特沃斯基下了一個結論,人們估計損失東西的價值,是得到相同東西的價值兩倍半。換句話說:「失去的痛苦程度,是得到快樂程度的兩倍半」。
另外一項實驗也發現,在面臨必輸的情況下,人們更願意嘗試冒險,譬如下面兩個選擇:
1.一定會賠7500元。
2.有75%的機率輸掉1萬元,但有25%的機率不賠一毛錢。
同樣期望值都是賠7500元,將近有9成的受試者選擇第二個方式,可見人們對於損失驅避的傾向,是多麼不願意接受虧損。
處分效應(disposition effect)
當我們提到對於損失的心理,就不得不提到股票市場。說來巧妙,打這篇文章的同時,台灣股票市場正發生了歷史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10/11 加權指數下跌660點)。
試想一下,如果一天之內你投資的股票帳面損失就賠掉了你一年的薪水,你會有什麼感覺?狠的下心來停損賣出嗎?還是會想說先不要賣,繼續持有一段時間,搞不好哪天就回本了。同樣的,若今天股票反過來大漲600點,你所持有的股票一下幫你賺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你會選擇先落袋為安,還是繼續跟他拼一把?
1998年,美國行為財務學家歐登(Odean)對一家大型券商一萬名客戶的交易紀錄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投資人有一個明顯傾向,就是選擇賣出已經賺錢的股票,卻留下賠錢的股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賣出已經上漲的股票能讓投資人實現獲利且建立信心,反之賣掉賠錢的股票,則會帶來後悔和痛苦,稱為「處分效應」。
別讓損失情緒影響決策
在了解了「損失趨避」及「處分效應」兩種心理,以及其產生的行為會如何影響我們做決策之後,到底我們可以從這些行為中學到什麼?又如何套用在我們的生活中?
要知道,想要避免人性弱點造成的後果,第一步就是認清這些弱點。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股票、房地產還是保險市場,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需要面對虧損的狀況,甚至部份商人會利用我們這種害怕虧損的心理來賺錢。
包含每次遇到股票大跌要怎麼處理、房市看空是否就繼續這樣擱著,甚至保險「還本」功能的必要性等...而認清行為及情緒後,若再次面臨同樣的事件,可以採用以下建議協助我們面對虧損:
一、學習客觀評估而非感受
如果不考慮當初購買價格,現在的你願意花多少錢來購買同樣的標的?換句話說,你是否對持有的標的有正確的估價。當初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策?是深思熟慮還是道聽塗說?用的方法經得起檢視或足夠客觀嘛?
排除損失帶來的情緒(當作從來沒有持有過是個好方法),用現在的價格來決定買賣的標準,而買進的價格來衡量標的的價值。
二、向專家學習應對方法
請注意,是向專家學習應對方法而非單純的聽從專家的建議。許多投資人最想知道的,不外乎「該買嘛?」「該賣嘛?」這種彷彿一定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先不說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同樣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即便這次順利過關了,下次又遇到同樣的狀況又該怎麼辦呢?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認同,沒有絕對完美的計畫,及便是專家也不可能每次都順利預測出股票的漲跌,但能長期在市場上獲利的人,一定都有他們自己的生存策略。不論標的是漲還是跌,都有應遵循的紀律及原則,這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唯有真正提昇自己投資理財的思維,才有辦法面對各種不同的情況。
本專欄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