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逛街購物一樣思考投資
有三種策略可以幫助投資人保持務實的態度,讓他們專注於市場的基本價值。
第一項策略:我們應該像逛街購物一樣地思考投資這件事。
當百貨公司促銷時,我們就會衝去購買需要的新牛仔褲。當然,三個月內必定會有更便宜的促銷活動。但是我們依舊很開心現在就能買到,因為價格已經比之前的還要便宜。同樣的思考邏輯不也應該運用在股票市場上嗎?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為什麼企業股價的變動速度要比基本價值快?關鍵在於專業基金經理人、證券分析師、市場策略師,採取短期操作所致。
不過持平而論,這樣的類比也不完全恰當。我們今天在促銷活動上購買的牛仔褲,和昨天價格多出五○%的牛仔褲是相同的。相反地,今天的股票之所以比較便宜,是因為投資人害怕企業的基本價值會下跌,原因或許是經濟成長趨緩,導致企業盈餘成長率比原先預期要低。不過,雖然股價可以在一星期內暴跌一○%,但是企業的基本價值不可能下跌如此快速。經濟變化的速度也不可能這麼快。
為什麼企業股價的變動速度要比基本價值快?這一切都得歸咎於影響市場日常表現的專業基金經理人、證券分析師、市場策略師,採取短期操作所致。他們會預測未來,但是他們關心的未來或許是十二個月之後,因為他們的投資績效好壞是以一年的表現來進行評比,他們的獎酬也是以一年為期限。
至於多數投資人的投資期限會比十二個月要長。當市場落入跌勢,周遭充滿恐慌情緒,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價格的崩跌反映了大家對於短期經濟前景的擔憂,但無法反映出目前的危機很可能只是暫時的現象,長期的經濟前景依然是樂觀的。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乎的是明年的企業盈餘,那麼推測未來市場會衰退的預期心理,對於股價下跌的影響只占三○%。但是,如果我們看的是未來十年,拋售股票的行為就是過度反應,真正合理的回應是買進更多股票,而非脫手。
第二項策略:當我們分析股市時,應該要像債券投資人一樣地思考。
假設我們買進債券,而且如果殖利率為五%,而非四%的話,一定會更興奮。同樣地,如果投資股市,我們應該要思考,如果投資一百英鎊、一百歐元或一百美元,可以獲得多少盈餘或股息。股息的資訊隨處可見。二○一八年中,富時一百指數整體的年均殖利率約為三.八%,換句話說,每投資一百英鎊,就可獲得三.八英鎊的報酬。在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殖利率大約為一.八%,也就是說每投資一百美元,可獲得一.八美元的報酬。
至於盈餘殖利率並不會定期公布,但很容易推算得出。投資人通常會看企業的本益比,也就是股價除以每股盈餘。如果你要計算盈餘殖利率,只要把分母與分子對調即可,也就是將每股盈餘除以股價。如果富時一百指數的本益比為二十倍,那麼盈餘殖利率就是五%。要計算出五%,你不需要知道富時一百指數的企業每股盈餘。你可以抄捷徑:你只需要將一百除以市場的本益比即可,以這則案例來說本益比是二十。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不要關注過去十二個月的財報盈餘,你應該去看過去十年經通膨調整後的盈餘。
如果股價暴跌一五%會如何?如果我們只關注股價,就會變得焦躁不安。要避免引發恐慌,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市場盈餘和股息殖利率。當價格下跌,每投資一百英鎊所獲得的股息和盈餘都會因此提高。如果市場本益比為二十,當股價下跌一五%,本益比將下滑至十七。如果我們將一百除以十七,就會得出盈餘殖利率為六%,而不是五%。就如同債券投資人在殖利率達到高點時買進債券一樣,這時候我們應該更積極地投資股市,而非退出,因為每投資一百英鎊,就能創造六英鎊的企業盈餘,而不是五英鎊。
記住,與傳統債券的利息不同,股息和盈餘並非固定不變。如果經濟成長趨緩,短期內股息以及企業獲利勢必會萎縮,股票估值自然不會太突出。一個解決方法:不要關注過去十二個月的財報盈餘,你應該去看過去十年經通膨調整後的盈餘。後者正是所謂的「席勒本益比」公式的分母。席勒本益比的名稱是沿用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的名字。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包括席勒本益比,可以搜尋席勒的網站首頁k。
盈餘和股息在短期內或許會下跌,但長期而言卻是呈現成長走勢。如果我們在一九九七年底投資一百美元,購買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股票,當時的現金殖利率為一.六%,盈餘殖利率為四.一%。這兩個指標均顯示,股票的價值相當高。但是,二十年後,原本我們投資的一百美元的現金殖利率已經提高至五.一%,盈餘殖利率上升至一一.四%,不過前提是我們運用獲得的股息再投資。如果我們再投資這些股息,買進更多股份,那麼最初投資的一百美元資本將可創造更高的盈餘和現金殖利率。當然,不論是德國DAX指數、富時一百指數,以及其他國家的市場指數,都是同樣的道理。
第三項策略:我們應該關注市場長期的績效。
在第二章,我們談到了區分股市投資報酬以及投機報酬的差異。投機報酬主要是受到市本益比波動的影響,我們無法準確預估。但是長期而言,這個指標並不是很重要。真正影響股票投資組合績效的是投資報酬,也就是現金殖利率與盈餘成長率這兩個指標。在第二章我提到,如果你的投資組合分散全球,那麼長期年投資報酬率大約是六%,平均通膨則為二%。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真正影響股票投資組合績效的是投資報酬,也就是現金殖利率與盈餘成長率這兩個指標。
當我們思考股市的未來報酬時,我們或許可以想像有條線每年上升六%。不過,市場的實質報酬並非穩定不變,有時候可能會在年成長率六%的曲線之上,有時則是位於下方,就如同其他投資人有時高興,有時難過。如果未來十二個月的投資績效良好,代表我們成功地向未來借貸,但也因此很有可能我們必須付出代價,也就是短期報酬會較低。相反地,當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我們的報酬位於成長率六%曲線之下,只能祈禱報酬終將回復到應有水準,有時候金融專家稱之為「均值回歸」。
六%是正確的數字嗎?我們要等待多久,股市才能回復到平均報酬的水準?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即便是最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只要抱持最根本的觀點,就能讓我們在市場出現震盪時依舊保持淡定。長期而言,真正影響股票報酬率的是現金殖利率和盈餘成長率,這才是我們要關注的指標。你必須堅持下去,直到市場認定投資的價值。
──本文摘自《 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遠流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