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的類型:穩定依附與不穩定依附
德國的家庭治療師伯特.海靈格(BertHellinger)指出「渴望愛卻得不到愛的人,問題出在缺乏創造愛和感受愛的能力。」覺得在這方面存在問題的人,要想追究其原因,則必須追溯回童年的依附關係。
「依附」是人類生物學上的本性之一。新生兒的笑、哭和抓東西等表現都是典型的「依附行為」,這是他們需要母親的語言和身體發出的信號。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方式取決於童年是否信任和依賴父母,因此依賴的形態和類型會因人而異。
比如,在父母細心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即使與愛人分隔兩地也較能克服問題。雖然他們也會因分離而難過和思念,但並不會延伸出毀壞性的絕望感。
這樣的人就算是經歷了人際關係的挫敗,也會嘗試展開新的、更深的關係。這樣的人屬於形成了「穩定依附」的人。
相反地,形成「不穩定依附」的人因童年沒有體驗過穩定的依附關係,所以內心生成了受傷的內在小孩。而形成不穩定依附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反覆遭遇了父母的拒絕。
雖然這樣的人最渴望的是關愛和親密感,但他們卻會採取與內心相矛盾的行動。因為他們會無意識地把童年與父母的矛盾套用在眼下與自己建立起親密關係的人身上,他們一方面在內心渴望被愛,另一方面卻無法接納溫暖的感情,進而給另一半或子女造成傷害。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不穩定依附的人會無意識害怕親密感,他們乾脆選擇迴避親密的關係,或是對不知能持續多久的關係極度不安,因而過分糾纏對方。
形成不穩定依附的人會無意識害怕親密感,他們乾脆選擇迴避親密的關係,或是對不知能持續多久的關係極度不安,因而過分糾纏對方。極度不安時,他們會選擇提早逃離,或是用死纏爛打的方式。在心理學上這種成人的不穩定依附類型大體可分為「逃避型」和「執著型」。
因為這種類型的人在人際關係中總是處在緊張的狀態和持續不安之中,所以很難以平常心來維持親密的關係。遺憾的是,對這樣的人而言,愛情不是充滿心動和幸福的一件事,而是非常勞神費力的事。因為擔心不知何時對方會拋棄自己、害怕對方根本不愛自己的想法會一直支配他們的生活。
害怕愛情的矛盾心理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中登場人物渡邊徹,就是一個存在不穩定依附的典型人物。就讀於東京大學法律系的渡邊徹家事顯赫,父母在名古屋經營知名的醫院,哥哥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系。雖然從外貌來看他也是一個無可挑剔的人物,但卻缺乏與他人親密相處的能力。
渡邊徹出眾的外貌和魅力的性格獲得了很多人的好感,但他只肯跟女生發生一夜情,然後便陷入自我厭惡和喪失信心的狀態。儘管渡邊徹有一個深愛他的女友,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拋棄女友。渡邊徹害怕的是在愛情中與他人建立起的「親密感」。童年在親密關係中受到過傷害的人,普遍都會存在這種矛盾且奇異的心理。
存在依附創傷的人在長大成人後,當與他人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時,會害怕將自己徹底交付給對方。這種人的內在小孩渴望著親密感的同時,也會壓力和負擔。他們既想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又很害怕相處的時間,所以總是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
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不可能改變的事情。以秀熙的情況舉例來看,她通過長期的諮商,漸漸意識到自己的痛苦並非來自於丈夫,而是來自於父母。然後接受了這一事實。
變化從這裡開始。當秀熙認知到丈夫不同於父母,自己把對父母的感情套用在丈夫身上時,這才對「丈夫不會拋棄自己」產生確信。
就像父母離開孩子身邊時,孩子因確信父母遲早都會回來,所以能處在穩定的心理狀態下等待父母一樣,秀熙也對丈夫擁有這樣的確信後,才漸漸緩解擔憂和害怕。
雖然丈夫經常加夜班、參加晚上聚餐和高爾夫聚會,週末在一起的時間也減少了,但秀熙卻說自己體會到被愛的感覺。
愛可以治癒傷口,也能帶來改變的力量。在人際關係中,因愛帶來的情緒反應是最幸福的感受。但由於不安而過度糾纏對方,或是經常選擇逃避的話,就有必要認清其實當下的感情與現在的對象毫不相關。並不是單方面付出才能感受到愛,必須修正童年因父母而形成的「不信賴對方」的內在想法,這樣才有可能理解愛其實是互相給予和接受。
本文摘自大樹林出版社《以為時間久了,我就會沒事:大腦會記住小時候的委屈、孤單和傷心!說出憋在心裡的痛苦,突破無法解決的關卡》
【更多資訊請上《大樹林》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