篔簹書院打造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家園
於鷺島鬧市 赴一場國學之約
文.陳璐
在廈門的城市中央有一處世外桃源─篔簹書院。在國學專家以及愛好傳統文化的市民之中,篔簹書院作為現代書院的代表,早已赫赫有名,今年的廈門峰會更是讓篔簹書院為眾人所熟知。
廈門峰會期間,習普會選擇篔簹書院,眾多人士認為釋放出一個信號—中國當代書院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邁步走向復興繁榮。而連續舉辦九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標誌著篔簹書院在兩岸學界的地位與影響。十餘年的厚積薄發,讓篔簹書院有備而來,擔起歷史重任。
綻放國學之美
年輕書院 創造歷史
篔簹書院創院理事長、院長王維生表示,相比於千年的書院歷史而言,篔簹書院很年輕,2004年籌建至今不過十三年,卻在中國大陸國學界和書院界有著不凡的影響力。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這樣評價篔簹書院:「切磋琢磨,溫故知新,篔簹作為書院沒有歷史,但創造了歷史」。
晨光映著清波,喚起琅琅書聲—孩子們在這片鬧市中的靜謐之地,沐浴國學新風。成年人於此也能尋得自己的一片天地—經典講習、作畫吟詩、彈琴序曲,汲取著中華文明的精華。而在這裡舉辦的大量學術交流活動,營造了當代百家爭鳴的氛圍。從專家學者到普通市民、鷺島稚童,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除傳統的風骨外,這裡還以融會貫通之力,孕育著開拓創新。如《千字文》班,把文字學與書法結合,並在課程中兼行人文素養與品行養成;成人經典普及教育裡,以經典原文結合現實思考,並配合名家講座和篔簹分享會等活動,讓國學平易近人。
篔簹書院不僅延續了傳統書院育人的功能,還讓國學走在新時代的前列,以啟發創新的形式,將國學之美、國學之魅帶到世人身邊,賦予大家多一種選擇。
連接海峽兩岸
彰顯文化認同與自信
篔簹書院秉承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的理念,一直致力於傳統文化普及、國學學術研究和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令來過書院的學者、民眾將這裡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
篔簹書院,有著連接兩岸文化的地緣優勢。每年,篔簹書院都會面向不同年齡層,舉辦與兩岸相關的文化、學術活動。其中,海峽兩岸國學論壇於2009年創辦,作為海峽兩岸國學領域高端學術交流的重點活動專案,縱談古今中外,增進文化認同,展望統一願景。
作為兩岸書院的紐帶,篔簹書院早在2013年就與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一起,與臺灣的多家書院及書院組織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定期舉辦活動。在閩臺交融方面,篔簹書院繼續引領著尋根溯源的大任。王維生院長告訴記者,未來他們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兩岸書院的交流活動,實現兩岸一家親的心靈溝通。
由此可見,篔簹書院為廈門人打足了底氣—弘揚傳統文化,宣揚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讓廈門自內而外地散發高素質與高顏值,彰顯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打造文化高地
引領新舉措與新嘗試
篔簹書院之所以辦得非常成功,還得益於創院與運營團隊的專業、敬業與開拓創新。比如,堅持公益性質辦學讓書院備受推崇的背後,是篔簹書院創新性的書院新學田制的支撐。書院通過經營周邊場所收取租金,為書院籌集辦學經費,延續其公益性運營。而周邊的配套場所主要圍繞傳統文化項目,與書院相得益彰,共同打造鷺島的傳統文化高地。
2015年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還專門發文《舊學商量 新知培養—廈門市篔簹書院探索現代學田制的經驗做法》,向全福建省進行推廣,也在全中國大陸範圍內引起關注與學習。
此外,篔簹書院還在配套設置、集群發展和拓展專案上對於國學的普及工作不遺餘力。2015年起,篔簹書院參與了廈門市社區書院的籌備和六個區試點社區書院等多方面的建設工作。2016年上半年,篔簹書院又與同安區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創辦廈門(同安)朱子書院,這是全球首座實質運行的朱子書院。通過朱子書院平台,有效整合各方資源,開展教學、論壇、禮儀、祭祀、朱子後裔聯誼、文化旅遊等活動,打造當代廈門朱子文化的品牌。
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號召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這個亟須傳統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的新時代,篔簹書院吸吮中華文化養分,納八方之言,不曾懈怠,砥礪前行。